1970年3月,在周恩來總理批示下,府右街消防中隊一個排的消防兵力進駐故宮。1975年5月25日,故宮消防中隊正是掛牌,中隊建隊至今已整整40年,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,中隊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,但保衛(wèi)故宮的決心一直沒變。從1420年建成,故宮至今已195年,戰(zhàn)士們說,他們的職責就是“把故宮完整交給下一個600年”。
日常:新兵偷偷加練體能。
早上6點,戰(zhàn)士們就得起床,起床第一件事兒,不是疊被而是出操。鑒于場地有限,戰(zhàn)士們跑操的路線也比較獨特,沿著宮外墻內側通道跑,一圈下來有3公里。跑操結束,再加練一會兒單雙杠、抓抓杠鈴,“有個好體魄,關鍵時刻才能頂上去。”
嚴苛:杜絕火種禁明火做飯
杜絕火患,從杜絕一切火種開始。每到節(jié)假日,故宮消防中隊都會在午門入口協(xié)助安檢,并在人員密集區(qū)設崗執(zhí)勤,杜絕游客攜帶火種進入故宮,禁止游客吸煙現(xiàn)象。對一切存在火患的地方,戰(zhàn)士們都會不定期巡查,不容任何紕漏。中隊也必須嚴格遵守禁火規(guī)定,炊事班禁用明火做飯,只允許使用電熱鍋。
細節(jié):巡檢消火栓7年2500次。
在故宮院內分布著上百座消火栓,其中包括市政消火栓、高壓消火栓。消火栓藏于地下井蓋內,保養(yǎng)和維護工作就落在了消防員身上。記者了解到,自2008年故宮中隊將巡檢制度固定下來后,共巡查2500余次、出動警力5000余人次。
處突:摩托和電瓶車挑大梁。
為守護故宮,該中隊的消防車也跟其他中隊有所不同,除常規(guī)的水罐車、搶險車、云梯車外,還配備吉普消防車、消防摩托和電瓶消防巡邏車,后面幾種車輛都是為適應天安門廣場和故宮特殊環(huán)境配備的,以達到更加快速、靈活地處置各種突發(fā)事件的目的。
沿襲:保障安全辦法土也得用。
每年夏季,故宮中隊照例會往慈寧宮、乾隆花園等未開放區(qū)域的大缸內注水。未開放區(qū)域遠,消防設施不完備,往缸內注水可以解決“第一桶水”的燃眉之急。到了隆冬,在內金水河上,消防戰(zhàn)士每隔幾十米會鑿一個冰窟窿,確保冰原充足,每次需要鑿28個,因為鑿出的冰洞隔幾天就會被凍住,戰(zhàn)士們需要三天鑿一次。
職責:完整交給下一個600年。
1970年3月,在周恩來總理批示下,府右街消防中隊一個排的消防兵力進駐故宮。1975年5月25日,故宮消防中隊正是掛牌,中隊建隊至今已整整40年,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,中隊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,但保衛(wèi)故宮的決心一直沒變。從1420年建成,故宮至今已195年,戰(zhàn)士們說,他們的職責就是“把故宮完整交給下一個600年”。